吉林省工作报告2025(吉省25年工作报告概要)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1.经济发展韧性增强:产业投资增长达 10.1%,高技术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 27%,红旗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如奥迪 PPE、比亚迪弗迪项目竣工投产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 3%,进出口外贸企业增加,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多项景区晋升为国家 5A 级景区。
2.改革创新成效显著:省属国企改革成果丰硕,一级企业数量压减 80%,多项指标创近 5 年最好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吉林一号” 卫星组网成功,松原全钒液流共享储能电站投入运行等。此外,政府债务化解有序,农信系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效办成一件事” 政务服务事项增多。
3.农业产能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达 8780.7 万亩,单产连续居全国前列,总产量巩固了全国第四的地位。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面积创历史新高,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扩大,农产品加工业新达产项目增加,肉牛屠宰量实现翻番,人参、梅花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居全国前列。
4.生态安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 92.9%,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高,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长春、延边入选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安全生产方面,改造老旧燃气管道,瓶装液化气改造户数众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
5.民生保障坚实有力:新增财力 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完成多项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增加,高校毕业生留吉人数突破 15 万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医保补助标准提高,教育、医疗等领域服务不断优化,抗御洪涝灾害取得胜利,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2025 年工作安排
1.扩大内需战略: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落实落细宏观政策,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新动能以创造有效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等建设。
2.产业创新融合:构建具有组织聚力攻坚机制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形成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工程”,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3.粮食安全重任: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产量跃上新台阶。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健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长效机制,加大盐碱地等改造力度。推动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
4.改革开放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谋划实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加快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5.风险防范化解: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加强食品药品等质量监管。稳妥处置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隐患,做好保交楼等工作。
6.绿色转型发展:巩固拓展生态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7.民生福祉增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 吉林省在 2024 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 2025 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未来的征程中,吉林省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信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吉林省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