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组织,是北京市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工作报告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一年工作的规划与展望。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北京市政协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一、总述 北京市政协在中共北京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北京市政协将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2024年工作回顾
1.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 北京市政协始终把加强理论武装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召开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引导广大委员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首都发展 北京市政协紧扣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组织实施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议题开展协商议政活动,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例如,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北京市政协围绕推进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产业协同发展等重点问题,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召开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形成了《关于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提案》,并得到三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3.强化团结联谊,画好最大同心圆 北京市政协注重发挥团结统战功能,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开展走访慰问、谈心交流等活动,不断增进思想共识。同时,充分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和港澳台侨工作顾问特殊作用,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促进三地妇女儿童交流互动,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4.推进履职为民,增进民生福祉 北京市政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履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委员深入基层调研等方式,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例如,在关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北京市政协围绕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医疗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等问题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推动了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改进。
5.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履职效能 北京市政协积极探索创新履职形式和方法,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常态化运用,为委员全时空履职创造了条件。同时,加强提案办理工作,完善提案办理协商机制,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和实效。
三、2025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1.强化理论武装,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广大委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聚焦首都发展大局,精准建言献策出实招 紧扣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好2025年协商工作计划,围绕“十五五”规划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等议题深入协商议政,努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3.凝心聚力画好最大同心圆,汇聚团结奋斗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优势作用,加强与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合作与联系,不断拓展团结联谊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界别的人士相互沟通、增进共识。
4.坚持以首善一流的标准加强自身建设 进一步加强政协机关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完善委员联络制度,健全委员履职档案,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同时,积极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不断提升政协工作的整体效能。
四、结语 北京市政协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展望未来,北京市政协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