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政府工作报告2025(2025安徽政府报告)
一、安徽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 2025年安徽政府工作报告由王清宪代省长向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并提出了未来的工作计划。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内容:
1.2024年工作回顾: -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粮食产量836.9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增速居工业大省第1位。 - 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实现新突破: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成效显著,“祖冲之三号”实现超导量子计算最强优越性,聚变能源商业化进程走在世界前列,“天都”双星实现绕月编队飞行。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5家、总数达23家。 - 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迸发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3.6%、提高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16.1%、提高2.1个百分点。汽车产量继续保持40%以上增长、达357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4.5%、达168.4万辆,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 - 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零基预算、“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科技金融等改革创新举措获国务院综合督查通报推广,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成为全国样板。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均升至全国第9位,“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23.6%。整车出口量跃居全国首位。 -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迈出新步伐:首批10个零碳产业园区启动建设,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261万千瓦、总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PM_2.5平均浓度35.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2.2%,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0.2%,均好于年度目标。扬子鳄、江豚等野外种群数又有增加,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择栖安徽湖泊湿地。 -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城镇新增就业75.95万人,创历年新高,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新增405万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基本养老待遇、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2.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 - 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构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应用。 -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实施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 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 二、分论点阐述
1.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 - 安徽通过科学调度和精准施策,成功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回升。例如,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了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的增长,同时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了汽车和家电的销售。 - 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例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3.6%,显示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脉动强劲。
2.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安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祖冲之三号”实现超导量子计算最强优越性,以及“天都”双星实现绕月编队飞行。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安徽的科技地位,也为未来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 科技创新的成果正在加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的增长证明了这一点。
3.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 - 安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通过建设零碳产业园区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如PM_2.5平均浓度的降低和优良天数比率的提升,显示了安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努力。
4.改革开放与营商环境优化: - 安徽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增强了经济的活力和动力。例如,全国首个省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的推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土地资源。 - 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推出新一轮营商环境提升举措,提高了企业的满意度和竞争力。
5.民生改善与社会福祉: - 安徽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显示了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如基本养老待遇和城乡低保标准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