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选举是党的组织生活中的重要环节,纪委在换届选举过程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监督职责。本报告将对换届选举期间纪委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分析,旨在回顾工作成果、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换	届选举纪委工作报告


一、换届选举纪委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成效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举氛围

在换届选举期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在单位内部网站开设专题宣传栏,发布换届选举政策法规、纪律要求等内容;举办换届选举专题培训班,对参与选举的组织和个人进行深入培训,累计培训人次达[X],使广大党员群众深入了解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和程序规范。同时,发放宣传手册[X]份,确保宣传教育覆盖到每一个角落,增强了全体党员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为换届选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严格监督执纪,确保换届选举程序规范

成立专门的换届选举监督小组,对选举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在候选人提名阶段,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核候选人资格,共审查候选人资料[X]份,否决不符合条件候选人[X]名。在投票选举环节,安排纪委工作人员现场监督投票过程,确保每一张选票的真实有效。例如,在某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发现有极个别党员试图拉票贿选,监督小组立即采取措施,对相关党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依规处理,维护了选举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整个换届选举过程中,未出现严重违反纪律的情况,保障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强化信访举报处理,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和邮箱,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对收到的[X]件信访举报件进行逐一登记、核实和处理,其中实名举报[X]件。例如,有群众举报某候选人存在隐瞒违法违纪行为,纪委迅速展开调查,经核实后取消了该候选人的参选资格,并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有效保护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二、换届选举纪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基层单位对换届选举纪律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基层单位认为换届选举只是走过场,对纪委强调的纪律要求置若罔闻,在宣传教育和组织实施过程中敷衍了事。例如,个别党支部在组织学习换届选举纪律时,仅仅是简单传达文件,没有深入解读和讨论,导致部分党员对纪律要求一知半解,存在潜在的违规风险。

(二)监督力量有限,存在监督死角

随着党组织规模的扩大和换届选举工作任务的加重,纪委现有的监督人员数量相对不足,难以做到对所有基层单位的选举过程进行细致入微的监督。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较小的基层单位,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监督难度进一步加大,容易出现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三)信访举报调查处理难度较大

部分信访举报件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调查取证困难。有些举报内容缺乏具体线索和证据,仅凭匿名举报难以核实。而且在处理信访举报件时,还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和单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处理效率。


三、改进措施与未来展望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单位纪律意识

加大对基层单位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力度,组织开展针对性更强的纪律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上级纪委领导进行授课,深入解读换届选举政策法规和纪律要求。建立纪律考核机制,将各单位换届选举纪律执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对违反纪律的单位进行严肃问责,促使基层单位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换届选举纪律。

(二)充实监督力量,创新监督方式

适当增加纪委监督人员编制或抽调其他部门人员组成临时监督小组,充实监督力量。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开发换届选举监督 APP,实现对候选人资格审查、投票计票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与远程监控,提高监督效率和精准度,消除监督死角。

(三)完善信访举报处理机制,提高处理效率

建立健全信访举报线索评估机制,对收到的举报件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对于实名举报且线索清晰的优先办理。加强与其他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调查处理复杂疑难信访举报件。建立信访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提供真实有效的举报信息。

换	届选举纪委工作报告

换届选举纪委工作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持续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为党的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推动党的组织建设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