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扫黄打非工作计划(社区净风专项行动)
社区扫黄打非工作是维护社区健康、文明、和谐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促进社区的文化建设和社会风气的良好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它不仅关乎道德层面的引导,更涉及到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且全面推进的工作。
文章大纲如下:首先阐述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接着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巡查监管、建立长效机制等要点展开论述;最后总结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与期望达成的效果。
一、明确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打造一个风清气正、文化健康、治安良好的社区环境。通过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坚决遏制黄色信息与非法出版物在社区的传播,减少不良文化对居民思想的侵蚀,尤其是保护青少年免受其害,增强居民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知与支持,形成全民参与抵制低俗非法现象的良好氛围。例如,某社区通过持续的扫黄打非行动,成功关闭了多家隐藏在偏僻街巷售卖非法色情杂志的小店,使得社区环境得到显著净化,居民反馈社区文化氛围更加积极健康。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专门的社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组长,社区民警、居委会成员、网格员等为成员,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社区民警负责提供法律支持与执法行动指导,居委会成员侧重于组织协调社区内各项活动与资源,网格员则深入社区各个角落进行信息收集与日常巡查反馈。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不同阶段的扫黄打非任务,分析社区内可能出现的隐患与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比如在重要节假日或寒暑假期间,针对青少年活动频繁的特点,提前安排专人加强对娱乐场所、网吧等重点区域的巡查管控,防止不良文化趁虚而入。
三、强化宣传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利用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社区广播等传统媒介,定期发布扫黄打非的相关知识、法律法规以及典型案例,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能接受到正确导向的信息。同时,结合新时代特点,借助社区微信公众号、业主微信群等网络平台,推送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宣传资料,如制作扫黄打非短视频、动画等,提高居民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关注与学习积极性。举办专题讲座与文化活动,邀请法律专家讲解扫黄打非的法律意义与违法后果,组织青少年参与文化艺术创作比赛、读书分享会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文化追求。例如某社区开展的“绿色书屋”活动中,鼓励居民捐赠正版书籍,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间接抵制了非法出版物的流入。
四、完善巡查监管
建立常态化的巡查机制,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网格员定期对网格内的商业店铺、娱乐场所、印刷复印店等进行巡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销售淫秽色情物品、非法出版物或传播有害信息等行为。加强与社区内商家的沟通与监督,签订扫黄打非责任书,要求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对可疑情况及时向社区报告。联合公安、文化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社区周边的网吧、KTV 等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未成年人禁止进入却违规接纳的情况,以及场所内是否有涉黄涉非的表演或播放内容。例如在一次联合检查中,某社区配合文化执法部门查处了一家网吧私下下载传播淫秽电影供顾客观看的行为,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经营现象。
五、建立长效机制
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扫黄打非监督,对提供有效线索的居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表彰,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社区与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之间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及时掌握社区内涉黄涉非动态,以便快速精准处理问题。完善考评机制,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区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范围,对工作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对失职渎职者进行相应处罚,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形成长效稳定的社区扫黄打非工作格局。
社区扫黄打非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各方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地推进。通过明确目标、强化组织、宣传引导、巡查监管以及建立长效机制等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为居民营造一个纯净、文明、和谐的生活空间,让社区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优秀文化的安全港湾,助力社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